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天津OA信息化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泛普各地 > 天津OA系统 > 天津OA信息化

网络日记(blog)与天津OA信息化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AMTeam.org

知识管理的兴起源于这样一种认识: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雇员大脑当中的各种经验和技能。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Thomas H·Davenport和Laurence Prusak就认为,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调用组织或个人本来已经拥有但可能不被觉察甚至彻底遗忘的知识资源。但是正如我们错误的理解知识概念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也错误的理解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很大程度上被误解为办公自动化,文档处理,企业内部网络等。如何处理隐含于个人和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原本是更为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忽视了。

正如前面提到,隐性知识难于复制或模仿,所以它才是构成企业或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来源。如何获取隐性知识无疑是有效管理它们的第一步。张方劲和张华在他们的论文《隐性知识:技术创新成功一个不可或缺的变量》一文中指出,非正式网络是隐性知识的主要来源。Blog之于知识管理,首先便是建立一个非正式网络。需要指出来的是,多数学者认为隐性知识不能用文字表达,因为隐性知识与他的所有者没有分离,所以只有通过人员之间的交流才能得到传播和共享。但是实际上交流就是对隐性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的表达,所以隐性知识不是不能表达出来的知识,能用口表达就能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只是说表达起来不象显性知识那样系统、逻辑严密、一目了然,而往往是零星、破碎、主观感受,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Blog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交谈情景(很多时候交谈对象是作者自己),把交谈的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现在,除了通过舞会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彼此的blog达到隐性知识交流的目的。这个网络聚集了各种零碎的思考,这些思考涉及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他可以得到有关员工的心智模式、局部运行的真实状况、还有各种建议的信息;对员工而言,他可以了解到企业的一些隐含规则(文化)、工作技巧、企业现状等等,并且经常阅读这些blog能够帮助他建立一个专家咨询系统(有点类似于尤克强教授《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所提到的知识地图的含义,不过他针对的是显性知识),比如,他可以大致确定哪个blogger对哪个方面有权威性,谁随能够提供他适当的帮助。这种交流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它促进了企业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学习。与email不同的是,这种交流更加快速,几乎是实时(real-time)进行,很容易达到交谈的效果;而且,blog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每个blog都是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员工都被卷入,使企业内部信息更加平均,知识传播的效率有很大的区别。

隐性知识被记录以后,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它进行各种处理。分类在这里比较困难,可能更多还是要依靠员工的主观判断,因为语言表达有很高的模糊度,很多时候表达出来不意味着其他人都能理解。技术处理中重要的可能是存储,特别是按照时间序列和人物进行存储,这样,企业可以适当减轻核心员工流失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因为这个员工掌握的很多经验、技巧被保留下来了,其好处是可以更快速的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同样可以预见,企业内部也会因为兴趣、分工等等原因逐渐出现若干个边界模糊的知识群落,他们形成的原因在这里可能要比互联网上的情况更为简单,因为企业内的blog存在一个隐含的限制条件就是工作。

Blog与企业知识管理的融合就是k-log。已经有很多公司发布了用于小型企业的k-log工具,例如,Userland 公司开发的Manila能够简便的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Blog社区,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Blog空间。企业鼓励员工记录下工作中的任何思考,对于公开的部分,每个人都可以订阅、形成讨论。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看到k- log的对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可行性,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建立这样一套系统,微软公司内部一直在使用一个类似于blog的sharepoint系统,而google公司内部也一直在使用blog交换想法,甚至今年初,他们还大举收购了blog服务商中的明星公司Blogger.com。《一次k-log试验性实践的回顾》一文提供了一个详实的案例以待进一步研究。

另一个blog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就是企业知识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我要讲的意思是建立包含多个价值链环节的社区,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共享只是企业创新来源的一小块阵地,处理好价值链各环节的创新因素是具有更加长远眼光的战略措施。David Becker最近观察到软件业这方面的改善:以前软件业害怕在设计过程中透露信息,因为可能有人会偷窃他们的创意,但现在他们发现从项目开始就保持和潜在客户沟通并把反馈应用于软件的设计会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回报。Mitch Kapor,lotus公司的创立人之一,开了一个关于软件开发的blog,他说,现在blog已经成为他与客户讨论项目进展情况和收集客户各种建议的关键渠道(vital conduit)。因为他发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法。著名的多媒体公司macromedia公司甚至为每个项目建立一个blog社区,除了可以从更广的范围内获取有价值的建议外,他们还发现这是很好的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客户也被卷入了,然后吸引更多的人成为他们的客户。

Blog对思考和交流的贡献甚至吸引了很多CEO加入进来。

blog对知识观念的改造是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自组织的知识群落形成成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主要阵地,其背后的支撑就是blog对知识管理所起的作用。Blog远非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但目前它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可能再现一个人努力的过程及其中的经验教训,这是blog对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提示,目前这个方向的实践是应用于教育,年初传来的消息是资格最老的blogger——David Winner受聘于哈佛大学Berkman 中心,专门研究blog在高等教育的应用价值,目前哈佛已经搭建了全校范围内的blog服务器;斯坦福大学也建立这样的一套系统供学生和教授之间交流。由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且通过链接连接各种新闻背景,传统方式运作的媒体已经感受到一场正在逼近的革命,德拉吉报道(世界上最先披露克林顿丑闻的一个blog,2002年七月世界新闻网站排名第20名,个人站点)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知识的生产与规模、资本无关,蚂蚁可以挑战大象;9·11事件也成为blog报道的舞台,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blogger进入伊拉克进行实地报道,提供了我们多维观点,据说日访问量达到20万人次;各大主流媒体都开始关注blog的未来影响,其中不乏耸人听闻的夸张,例如《blog将杀死传统媒体》,而Blog的兴旺不在于取代,而是回归,回归互联网互联互动的特性……blog预示着一场知识的变革,社会知识影响力结构将会因此改变,会学习也许在将来的一个表述就是会使用blog。

一个更重要的观点是不管喜不喜欢,试试看。对没有涉及blog的人,尝试提供了解它的机会;对于开拓者,它促进了对blog应用的发掘。最近已经有人考虑blog和无线通讯的融合,这就是moblog(mobile blog的简写),这是人渴望实现自由管理点滴知识的努力,因为电脑的限制,blog实际上是不能做到随时记录。也有人在尝试blog的可能形式,比如多媒体blog,这绝对是全新的概念。

而且,我们也的确注意到blog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blog倡导平民写作,但对大多数blog来说,他们记录的信息只增加了信息的泛滥,而没有提高信息的质量,那么,如何对blog作出适当的评价呢?目前blog运用于企业也只是集中在软件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与blog相结合的基础,那么是不是blog就是软件企业的专利呢?平民写作带来的一个问题的知识产权应当如何保护,到伊拉克的blogger就抄袭了某媒体的报道,引起人们对blog伦理道德规范的思考。到目前为止,blog还只是在一定的社会人群里面兴旺,这部分人一般知识水平比较高,随着它的发展,blog扩展到普通百姓时,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所有这些都还要留待观察家来讨论。

来源:www.BlogBBS.net

发布:2007-03-25 09:52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天津OA系统
联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

咨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费获取试用系统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