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研发项目管理系列(1)——战略规划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来源:泛普软件
1.研发还是不研发? 中国工业企业OEM加工制造的主流是在80年代形成的,发展OEM和三来一补企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方针,引进生产技术和建立加工企业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模式,引进了大量彩电生产线、冰箱生产线线、洗衣机生产线、音响生产线。这种发展模式延续到90年代的计算机产业、汽车工业和通信产业,形成了庞大的中国制造业。这种快速发展的模式解决了计划经济下的物资匮乏状态,同时也形成了各个行业在低档产品层次上的竞争局面。2002年中国彩电的销量为2,374万台,产量却大约为销量的2.2倍,高达5,155万台。空调的销量为1,408万台,产量约为销量的2.2倍,达3,135万台。手机产量2003年为1.5亿~1.8亿部,至少有2,000万部积压在仓库里。中国企业是在擅长的制造领域做“世界加工厂”还是走研发之路?这是一个目前尚存争议而企业面临选择的战略问题。矛盾是研发资源和技术基础需要长期的积累而企业需要提供当前应市和生存必需的产品,研发成为部分企业继续发展的“瓶径”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梦想”。

在成熟产品供大与求的局面下,低档产品价格竞争的“饮鸩止渴”使制造业在微利和亏损间动荡,竞争剧烈的家电业平均利润在1-3之间,行业发展比较好的塑料业、造纸业的平均利润也只有5%。与低档产品价格竞争形成对比的是市场对高档产品丰厚利润的奖励,典型的产品是SONY售价在18000元价位的CRT高清彩电,同尺寸的普通CRT彩电只能卖在5000元的价位。现实“无言”但比“有言”理论具有更强的驱动力,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企业纷纷建立起新产品研发机构,投入资源开始研发努力,政府也适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是市场竞争的压力驱动、新产品的利润诱惑和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使中国企业逐步走上了研发之路。

2.研发什么类型产品?
企业新产品研发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组织形式、投入资源量、要求的基础条件、项目的风险程度、作业流程和管理方法是有区别的。由于新产品的定义具有时间性、地域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新技术产品有不同的目录,例如释控药贴片在美国属于成熟技术产品而在中国属于高新技术产品),下面的讨论是以国内制造业和2000年作为地域背景和时间背景。

(1)新技术新市场产品:这类产品属于发明创造类产品,此类新产品的另一种叫法“对世界范围内是全新的产品”。例如已经上市的朗科的U盘产品、德州仪器的DMD显示芯片、即将上市的红外血管透影仪、灭蚊纹帐、电子墨水、鲜花扬声器等。这种新产品研发往往会造就一个企业或形成一个产业,历史上微软的WINDOW产品、IBM的DOS产品就是例子,2000年以来的MP3产品、液晶彩电、多媒体投影机等。有时此类研发包含基础技术研究和平台技术研究。

(2)老技术新市场产品:这类产品属于引进技术或快速摹仿类的产品,此类新产品的另一种叫法是“对本企业是新技术,对本地区是新市场的产品”。其他国家、地域或企业已经有产品和市场存在,本企业针对市场的缺口、不同的区域市场、改善的产品性能(不是新技术),甚至凭借自身优势(品牌、资金、资源、经营)参与竞争。无论是引进技术还是快速摹仿,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进行消化、吸收和改善类研发活动,国内很多企业产品属于此类产品。韩国和台湾的很多企业是在此类产品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第一类产品的研发能力。

(3)品种补充类新产品(新品种):此类产品属于已有产品系列的新品种产品。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进行功能或性能的改善,此类产品是以一种新的功能或性能占据或新拓部分市场。例如计算机的不同速度、容量、功能品种、彩电的不同尺寸、平面度、分辨率品种、空调的不同马力、组合形式品种、洗衣机的不同容量、洗涤方式品种等。

(4)改善老产品(新型号):这类产品属于已有产品的新型号产品。在原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能和成本方面的改善,以一种新的性价比替代原有的产品型号和市场层次。

(5)新应用类产品:此类产品属于老产品的新应用。将现有的产品和成熟的技术应用于新的应用市场。例如微型马达在手机震动中的应用、CCD在计算机视频通信中的应用、阿斯匹林在心脏病治疗的应用、无碳复写纸在财税系统的应用等。其特点是产品技术是成熟的,某些应用领域需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适应性研究和设计,某些应用领域可能直接使用原产品的设计。

有些研发管理的文献将成本降低类产品列为第(6)类新产品,由于此类产品与第(4)类产品的区别不明显,在此没有列出。

新产品研发在原理样机成型阶段涉及到生产工程开发,平行工程建议的方法是在原理样机研发中就开始生产工程的研究和设计(Engineering Design)。该类项目的资金来源与产品研发项目不同,企业的折旧基金、积累利润、合资经营、股票上市、股票发行、债券发行、银行借贷、融资租赁、BOT等都可以成为此类项目的资金来源。故被称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生产工程项目在内容上通常涉及到土地的购置、工程建筑、动力能源、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材料供应、人员募集、融资借贷工作。在经营上涉及到产权变更、资产变化、股东结构、合资合作形式。在管理上涉及组织体系、销售体系、财务体系、生产体系、质量体系和供应体系建立。此类项目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分类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下面的项目是按照项目内容列举的典型项目,而不是典型类别:

(1)新生产线建设项目: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快速仿制的新产品、引进技术的新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2)生产线扩建项目:产量扩大生产线建设项目、品种增加生产线建设项目 (3)原生产线改造项目:在原生产线基础上做产量扩大改造、品种增加改造、工艺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项目 (4)另部件、材料自制代替采购项目(生产线能力的延伸改造) 图(1)是总结的各种不同研发活动的系统图。

  3. 企业需要不需要研发战略?

战略是一个被“神秘化”和“复杂化”了的术语,如果说战略是建立目标,通过一系列计划的活动,将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外一种状态,其本质上与项目是相同的,剩下的区别是战略过程范围大、时间长、不确定性高、需要决策层的大视角、甚至专家的技术深度来进行规划。

(1)计划性战略规划的观点侧重于计划的周密性和控制状态与计划基准的差异,而这恰恰是计划性战略规划的垢病。因为未来是变化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计划性战略规划的缺陷是不能快速应对未来的变化和失去出现的良好机会。其实质是侧重人为行动对客观环境的能动性。

(2)行动性“战略规划”的观点是不需要战略规划,由于未来的不可知性,战略规划是束缚。企业家针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采取的应对行动最有效、最及时和最经济(将这种应对行动理解为企业每年的经营计划更合适),其实质是强调人为行动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因为听起来不“理性”,行动性“战略规划”是件“作得说不得”的事。行动性“战略规划”具有众多的实践者,相当多的企业实际上是没有战略规划的(应当将放在文件柜里从不翻阅的“战略规划”计算在内),尤其是在一些外部环境变化剧烈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3)过程性战略规划的观点是两者的折衷,一方面需要制订理性的战略规划,另外需要及时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评估状态差异和调整计划基准,而这种方法恰恰是项目管理所倡导的过程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侧重过程管理的P-D-C-A循环和在控制状态差异的同时对规划“基准”进行变更。循环的规划将不仅决定“作什么”,还需要决定“不作什么或停止作什么”。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的成功项目过程大部分没有规范的“项目计划”,但是我们今天仍然在倡导项目管理。如果上述结论成立,企业还是需要战略规划的,需要及时评估状态差异和调整规划基准的过程性战略规划,见图(2)。
  康宁从电真空玻璃制造向光纤玻璃制造的转移战略、德州仪器公司从半导体行业的广泛涉足向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芯片领域的集中战略,3M向制药业释控贴片的延伸战略,国内彩电集团向计算机行业、通信行业和网络业的开拓战略是过程性战略的例子。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对研发活动进行战略定位,既别漏掉发展机会,也应避免从事目前没有资源支持的项目。图(3)是不同研发活动类型的资源耗量和风险程度。

研发项目类型与企业战略定位有关,而战略定位受企业的资源约束。企业需要在根据资源状况在战略上搞清楚是定位在行业的领跑者,还是技术追随者?是准备长期的新技术研究,还是限制在对现有产品的改善?多少资源可以投入研发?多大程度的失败能够承受?   4.企业花多少钱搞研发?

研发费用数量在不同行业、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国内工业企业的参考数据是销售额的3%。有些地方政府将大于8%作为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考核条件之一。美国工业研究院对1998年美国企业的统计数据如下,工业企业的平均数是销售额的4.4%,是利润额的50.7%,见表(1)。英国产业联合会(CBI)和NatWest银行在1997对英国企业研发费用的调查得到了类似美国企业的结果,制造型企业的平均研发费为产业经营额的4.4%,而非制造型企业的平均研发费为产业经营额的5.4%。英国制造业的研发费用85%来自企业利润。这个数据的意义是对于平均利润在8%的美国企业可以拿出一半的利润来研发,而对于尚处于OEM/ODM状态而行业平均利润只有1-3%的部分中国企业,则需要在亏损状态或借贷状态开展研发,否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研发的支持力度。由于政府的新产品研发拨款数额有限且门栏比较高,充分利用政府的免息或减息贷款可能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研发费用待研究的课题有: (1)现代企业的会计制度不鼓励研发,研发费用在财务上属于费用科目,研发投入越多对财务报表影响越大,对上市公司不利。国家财务部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容许作为财务报表中的附注。 (2)产品技术交易的定价基准是什么?技术资料费、技术提成费的依据不明确,有时只能使用法律上的惯例法。 (3)现有产品定价中的研发费用摊派实际是“张冠李戴”。 解决上述问题的研究工作有ABC成本会计法的提出。

  5.如何筛选和立项?

产品研发项目和生产工程项目具有相似的三段式决策形式,研发项目分为项目构思、确定范围和立项研究,生产工程项目分为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前两段都可以根据项目规模作简化、合并为一个筛选过程,见图(5)的研发项目门径管理流程。筛选决策因素集中在市场需求、产品技术、企业资源和经济利益四个共同方面,不同的产品概念或投资机会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为不同的判别细节标准。筛选阶段漏斗模型是跨国集团项目筛选的经验总结,可以作为筛选模式参考。

    筛选后的项目还需要深入调查信息和分析研究,这个阶段就是研发项目的立项研究阶段和生产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信息调查集中在5个方面,分别是国家政策信息、国际环境信息、行业供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和标准法规信息。在调查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将针对市场、产品、资源和经济四方面进行深入的细节分析,例如市场预测、产品技术方案、项目经济分析、企业竞争力分析。另外,可行性研究还需要增加项目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决策,上述研究需要近可能数据化并做出结论,在可行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立项。 来源:mypm  
发布:2007-04-22 10:24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泛普哈尔滨OA快博其他应用

哈尔滨OA软件 哈尔滨OA新闻动态 哈尔滨OA管理信息化 哈尔滨OA快博 哈尔滨OA软件行业资讯 哈尔滨软件开发公司 哈尔滨门禁系统 哈尔滨物业管理软件 哈尔滨仓库管理软件 哈尔滨餐饮管理软件 哈尔滨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