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整合、创新与企业信息化绩效的七大要点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来源:泛普软件

整合、创新与企业信息化绩效的七大要点(上)

整合应用企业已有的ICT资源和能力,通过一系列创新,系统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企业的信息化新阶段的主要内容,也是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要为做活企业乃至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做出贡献,就必须努力融入企业决策,融入主营业务。

整合应用企业已有的ICT资源和能力,通过一系列创新,系统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企业的信息化新阶段的主要内容,也是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信息化的绩效究竟是什么?对它的不同理解,影响人们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企业信息化如何出绩效?这事关对企业信息化规律的把握,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具体部署和实施,决定了在企业信息化新阶段中去整合、创新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整合和创新。围绕以上问题,结合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绩效观

在国内外信息化推进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都曾遇到对信息化绩效的质疑。比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1987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提出的“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Paradox)”。随后,企业经历了新一轮信息化高潮、特别是互联网革命的洗礼,信息技术应用在生产率上的绩效在经过一段时滞期后有所显现,从而,索洛本人在世纪之交也著文称该悖论得到了解决。在现实中,人们对信息化绩效的疑问远没有消除,近年我们还常常能看到有关信息化项目成功率相当低的研究报告,听到诸如信息化“投资黑洞”之类的说法。

企业信息化的绩效问题非常复杂。一方面,企业因信息能力建设和应用不当的确会造成事实上的低效或无效,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信息化客观产生了绩效、人们却视而不见的认识偏差。

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是多方面的,比如:扩大企业销售和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改进企业市场分析与经营决策能力,改善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等等。这些绩效大致上可根据能否直观地在财务上反映出来而被区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或“硬效益”和“软效益”两类。后者包括加快企业决策层对市场变化和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提高客户的忠诚度等,更有甚者,当一些供货商、服务提供商是否具备与其大客户福州OA对接互动能力成为他们能否取得可靠订单的前提条件时,通过信息化具备这种对接互动条件从而获得订单,这样一种带有市场“门票”性质的效益,虽难能直接定量地反映在财务收入上,但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至关重要。可见,那种只重视信息化直接效益的片面的绩效观,会让人大大低估企业信息化的实际绩效,低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绩效的显示度如何,会影响企业对信息化的态度。如果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迟迟不见绩效,特别是当企业只关注信息化的直接效益或“硬效益”时,信息化间接效益或“软效益”的显示度不高,很容易使这些企业的领导产生“信息化疲劳”。前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在调查中曾经发现,国内有69%被调查企业把“硬效益”列为他们信息化的第一目标;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将信息化“软效益”目标排在首位的为70%以上。不过近年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国内持全面绩效观的企业正在逐渐增加。

二、做活企业,是信息化绩效的重要内容

企业必须做活,这是企业应对日益多变市场环境的需要。构成企业战略的核心因素,一是环境,包括用户需求、市场和竞争条件等;二是企业自身的愿景与任务;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企业难以控制环境的变化,而企业可以、并必须努力把握的,一是让自己对环境的认知符合其快速多变的实际,保持对环境的敏感和认知的与时俱进;二是调整自身的愿景与任务,使之与市场环境相互配合;三是在企业上下形成共识并协调行动;四是不断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上的更新升级。

做活体现为企业决策和执行两方面的应变能力。以信息化的视角来看,企业应变能力大致可区分为企业、业务、ICT三层的动态适应性:企业的动态适应性,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的灵活反应状态;业务的动态适应性,主要指业务执行层响应企业决策变化的灵活程度;ICT的动态适应性,指企业相关的ICT资源(包括可利用的外部ICT资源)对企业战略决策层及业务执行层的支撑情况。这三层动态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企业的动态适应性表现为企业战略,对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竞争条件变化的灵活应变程度。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带来的生存挑战,往往不是企业管理混乱造成的,而是来自于环境变化,诸如产业波动、景气衰退、客户需求转移、竞争对手新产品威胁、技术标准或规制条件变化等等,都要求企业及时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从战略决策的适应性来看,企业无疑需要信息化。决策学派早就强调战略决策比狭义的管理来得重要,强调“管理就是决策”。而在多变的环境下,及时正确的战略决策就更加重要。决策过程就是一种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的过程。显然,企业战略决策的动态适应性,离不开ICT的参与和支撑。

2.业务的动态适应性是企业战略层的适应性在执行层的体现。企业适应性是起统领作用的,需要体现在主营业务、技术、资本安排、市场策略乃至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由于主营业务是企业市场运作和竞争的主要载体,因此企业战略与组织对环境的动态适应性,必须首先体现在业务模型上,即一旦企业决策有重大变化,企业的目标市场、主营业务和组织策略必须能够灵活响应和随之调整。与业务模型相对应,业务流程亦当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灵活响应环境变化组织企业自身的研发、供应、生产和分销。其中组织的适应性非常重要,甚至有人把它置于战略决策适应性之上。业务的动态适应性要求把JIT(JustInTime)原则用于企业组织,为此,企业需要对整个组织和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要随时跟踪环境变化和自身运营动态,及时预警、做出资源调配和组织安排等,当然离不开比尔·盖茨所说的“数字神经系统”,而它要发挥功效,就不能仅仅简单地局限于信息部门,而是要融入企业整个组织肌体和业务流程,体现在研发、供应、生产和分销等方方面面。

3.ICT的动态适应性体现为在以上过程中信息化对企业战略决策与业务执行的技术支撑。

1)ICT的支撑能力,首先通过决策支持系统(DSS)、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ommerce)等一系列信息应用系统的实际应用表现出来。

2)这些应用系统的运行,需要结合各种数据,离开信息资源的应用系统是毫无意义的,相关数据的有效开发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系统的应用效果。

3)网络化是当今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上述应用系统和相关数据是基于网络支持的,而网络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或多或少与互联网相关。ICT对企业应变能力的支持体现在决策与执行的不同层面,涵盖从直接的成本控制、收入增加等“硬效益”,到决策支持、内外部资源沟通、客户服务等“软效益”的许多方面。ICT以不同的作用对做活企业做出贡献,这种贡献远远超出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三、努力使信息化融入企业决策和主营业务

信息化要为做活企业乃至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做出贡献,就必须努力融入企业决策,融入主营业务。不少企业在信息化应用在经历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普及发展的同时,还呈现出由表及里、从边缘到核心的深度融入的趋势。最能集中体现信息化深度融入企业运行的部位,就是企业的高层决策和主营业务。信息化融入决策和主营业务的过程,正是它直接参与企业核心价值创造的过程。

实践表明,企业信息化健康而顺利的发展,当然需要企业信息部门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各方面条件的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得企业领导和业务主管的理解和支持,而取得他们理解和支持的最有效的基础,就是要在决策和主营业务、即企业核心价值的创造上,不断显示出信息化不可替代的功用。

1.在融入企业决策方面:企业信息部门越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高层决策所需的信息,乃至在深入加工了企业内外部初级信息后,向高层不断提供决策急需的、有充分依据的态势分析和对策建议,就越能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企业“数字神经系统”分析能力越强大,指挥控制企业整个肌体的协调性越良好,企业的动态适应性就越强。

2.在融入主营业务方面:企业信息部门越能准确理解业务部门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业务部门克服生产运营中的难题,就越能得到业务部门经理们的支持。主营业务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生存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市场竞争的主要载体,信息化深度融入和有力支撑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供应、市场推广、客户服务、也是信息化从企业运营的配角变成不可或缺的主角的过程。

在实践中,信息化要融入企业决策和主营业务,一方面是对以CIO为代表的负责企业信息化实施团队能力的考验,要求他们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时候,必须树立服务全局的战略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化支撑决策与主营业务的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又要为信息化融入决策和主营业务创造必要的条件。 

发布:2007-04-24 14:22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南宁OA系统
联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

咨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费获取试用系统

QQ在线咨询

泛普南宁OA快博其他应用

南宁OA软件 南宁OA新闻动态 南宁OA信息化 南宁OA快博 南宁OA行业资讯 南宁软件开发公司 南宁门禁系统 南宁物业管理软件 南宁仓库管理软件 南宁餐饮管理软件 南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