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上海OA软件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泛普各地 > 上海OA系统 > 上海OA软件行业资讯

以信息化促进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文章来源:泛普软件

伴随着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近年的飞速发展,在由国务院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发起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企业上网工程”大潮引领下,在企业、IT厂商和政府三方的推动下,化工行业信息化逐步从起步阶段向与全域信息化整合的方向发展,逐步进入到企业信息化的中级阶段。以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行业大中型企业在内外部需求的压力下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取得或正在取得丰硕成果。经过二十几年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有关政府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以及各省市行业主管部门不遗余力的倡导下,在全国化工行业信息工作者们的艰苦努力下,化工企业信息化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应用成果;众多化工企业或积极发展内部网络系统建设;或利用信息技术广泛获取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对全国石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进行了部分调整,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行业内信息化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详细统计分析数据见下表:

其中:成熟度表示信息系统在业务中的应用程度(0-5),数字越大,成熟程度越高。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ERP、网站宣传等领域信息化应用程度最高,在售后服务、物流配送、CAD、CAM也有较好应用,而在规划与决策支持方面,现在还不能很好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从统计数据分析,目前行业内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依然在0.3%左右,IT部门员工数平均占企业职工总数的0.76%;有87.10%的企业有企业信息化规划,平均规划跨度为4.43年;超过7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开发新系统或对原有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化工企业当前正在建设和关注的热点是:数据管理、MES、erp系统建设及升级,有部分企业对硬件升级、电子商务、系统整合表现出兴趣;超过90%的企业对网络安全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另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石化企业都设有专职负责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部门,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信息化队伍。在信息化对企业决策的支持程度方面,50%的企业能够开展生产经营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46%的企业能够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2%的企业已经采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实现管理决策智能化,进入了信息化辅助决策的高级阶段。

几年来,我国石化行业企业信息化工作精彩纷呈,在国家和地方信息化应用成果评比中屡获殊荣,取得丰硕成果。在由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评选的2005年度全国信息化500强企业中有53家石油化工企业上榜〔中国石化(10位)、山东海化(142位)、浙江传化(177位)、浙江巨化(189位)等〕约占十分之一强,近年来石化行业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应该讲这与石化行业企业在全行业中的地位是基本相符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过五年的建设,ERP系统已经在全集团50多家大型石化企业全部上线运行;集团公司采用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开展网上交易,金额累计已近3000亿元,网上成交合同累计超过20万笔,节约采购金额超过50亿元。浙江巨化集团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全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ERP、MES、电子商务等信息系统在企业全面铺开;仅物资装备公司实施ERP后,其辅助材料经营的流动资金就从1400万下降到380万,库存也从4800万降到了2800万元。山东海化集团十分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从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入手,先后开展了企业的MIS系统、ERP系统、MES系统开发应用工作;自2005年下半年纯碱厂采用国际领先的先进过程控制系统以来,MES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前纯碱生产能力为60万吨时,重碱车间有350名工人,目前生产能力达200万吨,重碱车间却降到了178人,同时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作为民营企业代表的浙江传化集团,企业信息化工作同样做的有声有色,通过以自主开发为主的建设模式,先后在办公自动化、物流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实现信息化;特别是该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能够全面把控企业内、外部竞争情报信息,对竞争对手和市场变化情况了如指掌,表现出极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独有特色。

今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其中,“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还被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规划着重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吹响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号角,再一次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当前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数字化”管理,这就必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同时,企业的生产过程优化、产品质量监控、新产品研发也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所有这些都对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跨入“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信息化战线上的员工们必须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进入中级阶段,信息化建设仍要坚持以应用为主导

信息化取得成效,首先是信息化产生效益的结果

多年来,我们在化工行业信息化进程中一直倡导“整体规划、小步快频、应用主导、注重实效”的16字方针。但随着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工作从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以后(2005年以来),“小步快频”这样的口号我们不再提了,这是因为企业信息化中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整合”与“控制”。在初级阶段中坚持“小步快频”是为了使我们的企业信息化能抓住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点,通过在有把握的生产管理部门实施信息化,尽快取得成效,见到效益,得到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同时培养起一支企业信息化的队伍,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进入中级阶段以后,企业不能满足于只在局部实施信息化,同时由于信息化区域的限制不能发挥整体效能,因此开始了全域信息化进程。

以前一阶段在化工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为例。绝大多数企业均是在销售与财务管理、库存与产品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几个方面实施ERP和相关系统。而ERP的核心是企业资源计划,是产销一体化工程,是实现业务流、资金流、物流统一运行的管理系统,ERP的核心在于“计划”。而在我国化工企业还鲜见通过信息化实现企业发展计划的案例,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只是在局部实现信息化不能全面把握企业全局,导致无法据此制定企业计划。实现企业全域信息化同样要坚持应用主导,注重效益。现在石油化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进程中敢于大笔投入,这是好事情。但企业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全体员工辛辛苦苦挣出来的,我们取得今天的成绩,有了今天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大家要特别珍惜。在上大系统时更要谨慎加小心,使企业信息化能真正为企业更快速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建立全域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是在大量的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是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由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共同从整体上构思和把握的,其目的是使企业领导、信息中心负责人(CIO)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在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面达成共识,以更好地制订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全域信息化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但在整体规划的目标上脱离企业应用实践,盲目追求高水平技术和大范围推广,同样可能造成最终开发目标无法实现,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要成功实现全域信息化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企业高层领导和各部门、班组的全员参与;②将全域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紧密结合起来;③认真做好基础的数据标准化工作(IRP-信息资源规划)④选用先进和成熟的应用软件,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⑤做好全员信息化培训工作。

集成与整合是大势所趋,MES首当其冲

多年来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企业深刻地领悟到由于信息化只在局部得到应用,由此而产生的企业内部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存在各为一体、互不相通的问题,使企业难以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形成制约企业加速发展的瓶颈,我们一直在为“信息孤岛”所困惑。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我国石化企业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间信息化的差距是巨大的。由于我们在80年代生产过程集散控制系统(DCS)基础上建立CIMS系统的落伍,使得ERP的进行生产调度和资源管理上孤掌难鸣,使企业深刻地认识到走信息集成化道路的重要性。而进入中级阶段后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过去各个分散、独立的信息子系统集成整合起来,升级成为全企业生产、经营的支撑体系。为此,掘弃"信息孤岛",实施信息集成化技术,实现PCS/MES/ERP三层架构,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近年来,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广泛开展的执行制造系统(MES)正是顺应这是需求推动起来的。

有资料显示:从三层的企业集成模型中可以看出,制造执行系统MES在经营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隙,在三层的企业架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方面,MES可以对来自ERP软件的生产管理信息进行细化、分解,将来自计划层操作指令传递给底层控制层;另一方面,MES可以采集设备、仪表的状态数据,以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再经过分析、计算与处理,从而方便、可靠地将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并将生产状况及时反馈给计划层。从目前化工企业对MES表现出的热情来看,预计国内化工企业将会在今后一个时期以此为重点,通过DSC系统数据库化、完善先进控制和优化系统、进而实现MES系统的建设工作。

信息化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服务问题

长年以来,企业信息中心一直是以计算机技术部门自居,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应用的问题。信息中心的绝大部分员工均是技术出身,对管理问题研究的很少。在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时多是要听从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而开展需求分析和应用开发工作,这就形成了对于企业流程再造、管理优化和规划决策的滞障。过去我们在谈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了克服这方面的问题。

信息化对化工企业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过程,是一项创新工程。企业信息中心要摒弃单纯的计算机技术意识,从应用需求入手,认真聆听企业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按照信息系统规划原则和管理扁平化的要求,重新审视现有信息系统的优缺点;通过完善机制,做好IT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企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

二、  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信息化效能的关键

要特别注意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与利用

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这里既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也包含企业新闻和技术研究成果,信息资源作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核心竞争要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一个重点”。要“加强企业和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建立并逐步完善信息系统,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

可以说,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原材料、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将信息资源与原材料、能源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石化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化工行业的信息化存在着技术积累差,数据资源共享利用率低且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尚未形成完善的数据库群;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方式与现代企业运营模式不配套等问题。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企业信息化从起步、拓展的初级阶段到控制、集成的中级阶段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在我国化工企业信息化具备了一定基础的今天,不应还拘泥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和实时工作流程支持,而应该向更高的应用层面转换,为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决策科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引领企业信息化走向高级阶段

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丰富了信息分析的来源,也增加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的难度。而商务智能(BI)在转眼间成为众多厂商和媒体追捧的热点,相当程度上要得益于企业用户对智能分析系统需求的突显。通过BI的运行,孤立、散落的企业历史数据便可变得有序且彼此相关,按照高效、易于提取的方式进行存储,孤独的数据变成了我们化学原理中常见的“共用电子”。

作为一种数据挖掘工具,BI把大量产生于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中的生产、经营数据间的关系加以有效疏理,通过整理、分析、提升,以图表和报告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为直观、有效的数据分析结果,在分析、报表和绩效管理等方面使企业用户因此拥有了更多的控制力,一个好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所需的历史数据,并提供分析和统计预测的工具。最新的BI软件功能不但能够集成各类数据库信息资源,而且实现了实时动态更新、多层数据挖掘及动态关联、智能报表分析等技术,目前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层人员认识到,充分利用、收集和挖掘企业信息能实现更大的效益,真正意义上使企业决策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以竞争情报技术提高信息化效能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通过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情报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把情报技术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当中,并加上了竞争的概念则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课题。

竞争情报理论认为与项目有关的情报60%以上在企业内部或人际网络中已经存在,对现有人际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利用非常重要。就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而言,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要营造“以人为本”的重视竞争情报的企业文化。当前先进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通过对系统内信息资源的分类、加工并及时投放到有关人员手中是一项专有技术方法。对于竞争情报研究国内外有很多专著加以阐述,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SWOT方法(Stren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分别代表着优势、劣势、风险和机会;五种力模型包括:客戶议价能力(the 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供应商议价能力(the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新近入者的竞争(the threat of new entrants)、替代品的威胁(the 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与現有厂商的竞争(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ve rivalry)等五個因素;对标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对标体系,与相关竞争对手进行直接比较,从中找出企业的优劣势并加以改进。所以通常意义上讲,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可以利用上述方法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①与企业相关政策、法律变化和各种媒体新闻报道;②相关产品及上游原料市场行情和价格变化动态;③竞争对手管理结构、产品及技术发展变化情况;④客户及行业内对本企业评价和产品需求变化;⑤产品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潜代品动向。当前有很多竞争情报信息系统、企业门户、网络搜索引擎和服务商提供这方面的技术和服务。

竞争情报不同于传统情报信息工作的关键点之一就在于要以一个系统的组织、有针对性连续的提供实时动态信息,供决策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以采用。由于竞争情报的开展所具有的特性,要求实施企业必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才能确保竞争情报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竞争情报并不是经济谍报,只要能持之以恒,认真加以对待,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充分运用“知识”分析方法全面调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就一定能够达到竞争情报所追求的目标和效果。

三、 提高服务水平,保信息化安全

化工企业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走向专业化,开发与运维要适度分开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信息化技术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中心的企业信息化工作不再是一个辅助、支撑体系,而是转变成为企业工作流、业务流的核心体系。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常常为二方面的问题所困扰: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开发与运维工作量的加大,企业在不断的引进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受管理规范、开发周期等因素的限制,企业信息化的人才也在不断流失。由此可见,解决好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与企业信息化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专业化分工、运维适度分开与建立标准化服务构架是大势所趋。

在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中,IT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应用往往围绕着三个重要部门展开,这三个部门中的每一个都涵盖了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一个方面,它们是“业务战略部门”、“IT开发部门”和“IT运营维护部门”。这三个部门的关系是:业务战略部门提出对IT服务的业务需求,由IT开发部门接收这些需求;IT开发部门通过管理业务需求的生命周期,将它们“翻译”成IT需求,并开发应用系统、定制管理流程,包括硬件和软件,然后部署这些应用和流程给IT运营维护部门使用;IT运营维护部门将会维护这些应用系统和管理流程,让它们能够为业务服务。通过专业化分工,将可以使这三个部门逐步建立起类似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每一个部门将分管其中一段工作,同时它们又分别联系企业不同阶层,并在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信息中心应当的抓住适度时机,及时对原有管理、开发模式加以调整,使信息化队伍更加专业化,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和企业IT人员积极性,并使IT人员的待遇得到提高。

ITIL(ISO20000)是发展趋势

当前,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管理系统,企业领导与IT技术人员整日为信息系统的安全提心吊胆,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小则影响部门、工序工作,大则会使整个企业处于瘫痪状态。从最近反映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信息系统安全的压力,领导担心系统瘫痪,IT人员整日忙于应付处理各种系统和工作站的故障,这种局面不改变,信息化工作就不可能深入发展下去,这就把如何有效地提供“IT服务管理”的问题,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了。基于上述的三层结构模型,可以看到IT与业务之间的沟通主要是通过需求和服务,当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小于用户业务需求时,会造成用户的不满;而假如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超过用户需求时,又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缩小IT与业务之间的“鸿沟”,就需要对IT服务进行规范的管理,就需要IT服务管理(ITSM)。

ITIL是基于建立IT服务管理而提出的一整套管理运维规范和方法论,其核心点在于通过建立ITSM基础构架标准知识库和标准化服务台为企业提升信息化服务的效率,实现以服务为中心的高质量管理。服务管理包括服务支持和服务提供,服务支持通过服务台实现在支持用户的运营操作中涉及到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和发布管理流程;服务提供则通过达成的服务水平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实现对业务的IT支持,不断监控服务、改进服务,确保服务能够满足可用性管理、容量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和IT财务管理流程的要求。据有关专家介绍:ITIL运营分为三个层面:战略层、战术层和执行层。通常执行层由一般工作人员组成,这部分人通过服务台受理各种日常运维投诉,依据知识库的指导并用标准化处理程序解决大约80%以上的日常问题,如:系统中断、网络不通、病毒侵扰、工作站升级等,以避免对软件技术人员不必要的打扰;战术层由软件技术人员构成,主要处理全系统及服务器端的故障、系统的升级改造等有技术难度的问题,并承担对知识库的维护更新工作;而战略层由专家、顾问组成,主要负责评估系统运行状态,并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这种架构管理会从IT技术的角度监控和管理IT基础架构,提供自动处理功能和集成化管理,简化IT管理复杂度,保障IT基础架构有效、安全、持续的运行,并且为服务管理提供IT支持。

2005年12 月,英国标准协会从已有的 IT服务管理标准BS15000,已正式发布成为ISO国际标准:ISO20000。ITIL从80年代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萌芽,到2000年成为英国标准协会的IT服务管理标准BS15000,再到2005年5月17日通过快速通道成为ISO国际标准家族中的一员,ITIL最终修成“正果”,成为国际标准,被国际广泛接受。可以相信,随着ITIL理念向中国引进,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关键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才培训是一个重点。有关调查显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变革的阻力,占38.3%;缺少精通IT技术和业务的人才,也占38.3%;缺少培训和教育,占33.3%。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少投入,占25%;需求定义不适当,占18.3%;缺少企业领导的支持,占18.3%。应该说信息化人才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充份调动各级部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达成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要讲清楚信息化对他们工作是一种提升,信息化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直接的效益,要让他们直接参与进来,只要工作做到位,绝大部份员工是会积极支持信息化工作的,因为这将代表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适应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近,劳动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自2005年起,在中央企业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企业信息化工作同样具体重要意义,它把信息化培训纳入到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来组织实施,必将对企业形成专业化信息技术队伍产生积极意义。同时应该指出:对于不同级别和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应该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设计不同的信息化培训课程,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领导信息化。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化骨干队伍,形成信息主管、信息中心、信息联络员的三级信息化实施体系,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石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任务。在“十五”期间,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非凡的成就,企业信息化工作从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迈入“十一五”,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入挖掘信息资源,做好信息管理服务,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CIO时代网)

发布:2007-04-21 10:52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上海OA系统
联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

咨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费获取试用系统

QQ在线咨询

泛普上海OA软件行业资讯其他应用

上海OA软件 上海OA新闻动态 上海OA信息化 上海OA快博 上海OA软件行业资讯 上海软件开发公司 上海门禁系统 上海物业管理软件 上海仓库管理软件 上海餐饮管理软件 上海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