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学校OA管理系统 > 相关系统 >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以中职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的创新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摘要:本文通过以中职学校开展志服务活动为切入点,以期实现对中职道德教育体系的有效补充和生动实践,同时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中职学校践行“生活德育”“全员德育”等教育理念的有机载体。学生能够在多层次、多方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志愿服务;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83-03


    在过去的十年中,职业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坚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不断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出了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中职学校人数的不断增加,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与勾勒出的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进步的机会”成为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德育工作与志愿服务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中职德育工作的成绩与问题

  十一五规划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不断创造性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现已初步形成了德育管理体制健全化、德育课程规范化、德育师资队伍素质专业化、德育科研普及化、德育实践常规化的德育发展格局。很多中职学校陆续探索出“精细德育”、“全员德育”等创新型德育工作模式。同时通过逐步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技能大赛引领等方式来形成的合力德育的新格局。

  (二)中职德育在新时期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中职始终把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很多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不健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甚至“黄赌毒”等道德沦丧思潮的影响。尤其对沿海地区的中职学生影响更为巨大,所以这也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问题与挑战。

  目前,中职德育理念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知识灌学生、高压管学生,制度捆学生等片面的、传统教育方式阻碍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获取,而是引导人们去选择、构建有道德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完善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创造一个合乎人性、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那么解决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更加需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创设健康的平台。

  二、志愿服务活动与中职德育工作的联系

  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一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带动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1993年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无数青年学子纷纷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近年,受到这种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无数中职学生也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能够彰显出其德育育人的新特性。

  (一)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有效补充

   目前中职德育已形成了以德育课程、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开展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育,然而其教育途径存在着缺乏教育的实践性、灵活性、切入性等问题。杜威认为:“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之间的区别,是讨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凡是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人们对道德知识体系本身的认识,这种认识‘在道德上可以是漠不关心的’,因为‘在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知识中,没有使这些观念自动地转变为良好的品格或良好的行为的性质。’”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活动是对于系统性的德育教学体系的有效补充,是实现德育知行统一的有效方式。

  (二)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教育契机


    教育契机是指对学生进行某种教育或解决某一个问题时的最佳时机。它是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或是有意创设的某种事件或情境。作为德育工作者,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技能知识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自然就会设计不同主题教育课或者主题教育活动。由于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存在距离感使教育效果受到影响。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道德教育与学生实践产生共鸣,并引导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契机。例如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就为德育提供了一次生动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珠海市圆明新园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一次生动的“低碳、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三)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搭建了展示平台

  职业学校学生进校之前普遍缺乏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我认同感,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职业技能学习和学校生活的消极和抵触情绪的产生。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怎样发现职业学校学生的“美”是转变学生情绪和学习态度的主要方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智能范畴内有所特长和发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发挥学生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方面的能力。

  三、志愿服务活动在中职学校开展的实践研究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珠海理工)在德育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以发展5C(能力、信心、人际、品格、关心)积极品质为引领的社团育人特色模式,期中志愿服务活动在德育实效性中发挥的重要的积极作用。珠海理工坚持“市校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模式,在德育工作中产生了很好的泡菜效应。

  (一)珠海理工“市校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模式

  珠海理工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坚持“市校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校内志愿服务微体验、校外志愿服务助社会、国际赛事增自信为目标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体系。形式多样、层级鲜明、范围广阔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实行的生活化德育育人模式紧密相连。

  (二)珠海理工“市校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的实施路径

  珠海理工者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坚持学生自主管理为原则,志愿者协会校团委的指导下,实行社长负责制,下设秘书处、志愿服务小分队,班级理事等部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坚持以志愿服务微体验项目、常规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志愿服务项目广度的同时提升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性。志愿者协会(社团)通过规范性的管理来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志愿服务微体验阶段。我校在德育理念中始终坚持“生活德育”、“全员德育”的育人理念,道德教育要抓住学生生活活动与学习活动的契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不仅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道德教育,更积极地动员学生参与到道德教育的大课堂中,学生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受教育者,更是道德教育的实践者和主导者。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微体验活动,以“文明就餐”和“爱护校园环境”为志愿服务主题,各班学生以周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微体验。具体体验环节包括前期动员与引导、具体服务体验和体验分享。志愿服务微体验的形式不仅能够让参与者感受并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更能促进参与者形成榜样效应,为学校道德教育种下健康的种子。据统计,我校2013-2014第一学期“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微体验活动共有约1550人次参加的微体验活动,全员累计志愿时数约3500小时。

  第二层次:走进社区、服务社会阶段。职业学校的育人模式不仅要依托学校教育,更要进一步借助企业与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全员德育”的目标。我校志愿服务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依托社会与企业,每周定期开展“圆明新园志愿服务活动”、“板障山志愿服务活动”、“交通文明使者志愿服务活动”、“吉大、婆石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不仅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公园、社区内的环保宣传、交通文明等服务活动,也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定期在社区内开展空调义务维修、计算机维修、文字录入等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大课堂中不仅倡导了公益力量,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

  第三层次:国际大型赛事活动阶段。我校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利用珠海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珠海市内举办的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此为契机在校内举办志愿选拔与评选活动,借助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竞争意识。以2013年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为例,全校有100名志愿者经过选拔后参与到赛事的组织与服务工作。学生志愿者在大型赛事活动中即可以锻炼并提高语言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又能够开拓学生眼界,进一步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

  四、结语

  道德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更是新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的有效保障。中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在新时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中职学校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道德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实践。中职学校坚持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创新德育模式探索将会对整个中职学校道德教育体系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参考文献:

  [1]汪永智.中职德育教育调查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陆焱根,吴正玉,黄伟欢,刘旭泰,段冰辉.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研究报告[R].
 

发布:2007-04-08 11:32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