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学校OA管理系统 > 相关系统 >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中职导师制下的学长培养与应用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摘要: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机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为例,就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效果,提高实训课堂的教学质量为目的,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教学及校企生产实践方面,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能力发展方向展开顺学而导,探讨“基于导师学长制的中职实训教学研究”课题中导师制下的学长培养与应用。
    关键词:中职;导师制;学长培养;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1-0027-03

  一、学长的特点
  学长是指在专业模块教学中能够配合导师进行实训教学、协助课堂管理,在校企合作生产实践、科研等方面能起到辅助导师工作的学生。在中职学校导师制下的实训教学中,通常把这些由导师培养出来的技能水平较为突出的学生个体统称为学长。
  学长普遍具有以下特点:①对喜爱的专业有较浓厚的兴趣,明显偏好。②模块专业技能相对突出,动手能力强。③比较活跃并乐于助人,个人行为素质较高。
  在实训教学中各个模块导师根据实际需要,每学期按批次培养2至4名学长,目的是让这些学长在实训教学中能够协助导师进行辅助教学、实训室场管理,经过技能培优阶段的训练可代表学科专业参加技能竞赛,并在校企生产实践及科研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二、学长的培养
  一名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最终成长为合格有用的学长,离不开导师长时间的培养与辛勤的付出,说明导师的主导地位是无法替代的。作为导师必须根据学长不同层次的成长阶段进行针对性训练,合理地运用每一名学长的能力发挥出导师助手的辅助作用,从而达到导师的教学目的。
  在学长成长培养阶段,导师根据“做中学”、“做中教”等实训项目,让学长的综合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中有序成长起来,在协助模块导师搞好实训教学和校企生产实践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导师传授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经验,提高学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学长的培养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课堂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开始接触专业实训的技能学习,在第二课堂兴趣班教学过程中,导师与学生之间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学生经过兴趣班培训,对模块专业开始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和真实的接触,为其今后技能发展方向起到了参考的作用。导师则根据兴趣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并挖掘一些动手能力强、技能成绩突出的苗子,常用的方法有行为观察法、数据评价法、任务驱动法等。
  第二课堂初选培养阶段,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导师与学生的沟通,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信任与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探索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为今后学长的挖掘培养起到了铺垫作用,还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做到顺学而导。
  (二)模块实训周
  根据实训教学要求,高一年级模块专业实训一般安排4至8周的学时,各模块专业通常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小班教学法,每个模块15至20名学生不等,同时配备一名导师。在实训周中那些参加过第二课堂培训表现突出的学生,开始在模块实训中展露出“学”“帮”“带”的作用,逐渐成为模块导师实训教学的小助手。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导向培养小助手参与辅教的学习热情,同时把这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实训中树立起学习典范,引导模块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经过为期几周的模块实训,这些得力的小助手在实训中逐渐具备了担任模块学长的资质,此时也称为预备学长。
  在模块实训周,预备学长通过突出的表现得到模块导师的认可和推荐。学生本人可根据个人意愿向导师递交准学长申请,模块导师则通过行为观察、兴趣引导、考核评价等方法最终确定学长培养的对象。
  在模块实训周阶段,导师对预备学长的兴趣引导和学习态度的肯定,是鼓励其进一步提高到准学长的关键。
  (三)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各模块学长陆续通过导师的考核成为了合格的准学长,在实训中开始担当导师的得力助手,帮助导师开展教学与实训课堂管理。导师制下的学长辅教模式为导师的实训教学增添了丰富而活跃的元素,在课堂中学长能有效的辅助导师开展各种教学手段、策略,比如“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小组探究”“实操演示”等教学方法。
  在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学长逐渐对模块导师实训课程的教学流程走向,课程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导师的教学风格、管理特点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掌握。在教学中导师根据学长的知识能力合理设计教案,分析学长在本课教学环节中能否胜任辅教示范的作用,哪些知识环节学长还存在不足,仍需要导师进行点拨与指导。同时要求导师必须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才能在教学中用活学长并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此促进学生与学长在专业综合实训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四)学科技能培优
中职导师制下的学长培养与应用  学科技能培优阶段主要针对模块尖子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深入的训练,为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作前期准备工作。通常模块导师在搞好专业教学的同时又要肩负着学生竞赛的训练工作,为兼顾实训教学与学科技能培优同步开展,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模块导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学长换岗培养的方法。初期将学长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辅助教学、一组进行技能强化训练,两周一次轮换,通过这个办法不仅缓解了导师在工作上的压力,同时促进学长的专业技能知识日益厚实。
  导师通过换岗培养的数据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每一名学长最擅长的领域,归纳出辅助管理型学长、技能竞赛型学长,导师以此制定出合理而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
  (五)校企生产
  随着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各中职学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才培养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厂请进校园、把实训基地建立在企业中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综合能力,积极打造职教重点专业建设的特点。
  目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形式多元化,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教学、岗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校内企业冠名特色班、校办工厂、企业与学校共同签订的合作开发等科研项目。
  在校企合作生产方面,学长能较好地完成导师布置的校企生产任务,有效地为导师工作减负,体现出在导师制下学长培养与实践的作用,彻底转变了之前由导师亲自加班去做的困扰,提升到目前学生在导师的带领指导下进行实践学习与生产管理的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生产阶段培养学长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产任务实战过程来提高学长专业技能、锻炼岗前职业素养,积累在生产加工中的实际操作经验,使学长在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得到不断提高与培养,同时在制定零件加工工艺和设计辅助工装夹具等知识领域开阔了视野,为其今后就业夯实基础。
  三、学长的应用
   (一)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在实训课堂中应用导师制下的学长辅教模式,一名合格的学长既是模块导师教学能力的延伸,又是课堂管理上的好帮手。一堂生动而严谨的实训课堂中有没有学长参与辅助教学,对比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学长在实训课堂上的辅助教学演示,能非常有效地解决一名导师单独在一个工位上进行教学演示的空间局限性,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在观察视角上容易相互产生干扰的问题,而运用导师制下的学长辅教模式,则可在多组工位上同时进行演示教学和示范操作,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操作的重点、难点方面,能更直观清楚的进行观摩学习掌握。其次,学长与同学之间比较容易进行沟通交流,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学长能及时到位地跟进同学之间的学习情况,详细记录并反馈每组同学出现的操作问题,方便导师在课堂小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让导师能够从容有序的调整实训课堂的学习状态。
  在实训课堂上运用导师制下的学长辅教模式,虽然极大地帮助了导师进行教学管理,但同时也会因为应用不合理而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学长在进行操作演示的时候动作是否规范,讲解传授是否正确到位,学长能不能突出导师设计的教学重点、难点等,因此容易产生教学演示示范走样的负面效果。为了有效地解决并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首先,要求导师严格规范一堂实训课的教学流程为基础标准,把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的教育放在首位。其次,要求导师在课前必须清楚学长当前的能力范围来合理的设计教案,科学的运用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体现学长的辅助作用即可。同时,导师还应结合课程实际做到以学定教,在实训课堂中积极创设立体式多方位的学习情境与管理方式,使学生和学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共同进步与提高,从而达到导师预设的教学效果,体现实训课堂上应用学长辅教模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校企生产
    为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学习资源,把实训教学与校企生产实践工作开展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实践中导师结合顺学而导、导有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长的专业能力发展方向,把导师制下培养的学长应用到校企生产实践中来,目的是使学长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战锻炼。通过零件实际加工案例结合企业生产要求,学长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零件加工工艺制定,到辅助工装设计等方面得到充分认识与提高。在真实的零件加工环境中,学长就如何应对加工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怎样保障合格的零件质量,要求学会思考分析并从生产实践中进行总结,由此促进学长的技能知识应用得到质的提升。
    通过教学与生产两个方面的导图来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两者之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学长在实训教学与校企生产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导师的培养关系是紧密联系起来的,从整体的应用导向以及学长的任务分工上,做到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合理,充分体现学生的辅(辅教、辅助),突出导师的导(主导、指导)。
  导师在培养学长过程中不仅要求学长会“做”,还要求学长会“学”,注重德、能兼备,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实训教学与校企实践多层次的培养,学长能将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搞清楚,最后能反过来要求自己,进而提升到辅导其他同学,达到会“教”。
  顺学而导,导师制下的学长培养与应用模式在实践中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效果,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并提高了模块实训的课堂管理,促进教学相长。同时让导师的业务能力在“产、学、研”等方面得到有效延伸与拓展。

    参考文献
[1]唐艳.高校“学长制”管理模式探究[J].经济师,2010 (5).
[2]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斯宾塞 著,胡毅 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孙仲山,刘金泉,田福连.职校学生职业成熟度[J].教育研究信息(台湾),2001(2).

发布:2007-04-08 11:31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