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装饰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OA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荷载和计算部分专项讨论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1、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未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2.2)
2、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层建筑大于0.9,B级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及复杂高层建筑大于0.85。或第一振型为扭转振型时,为对结构的平面布置作必要的调整。(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4.3.5)
3、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仍按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进行计算。(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3.2   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1.1)
4、 对V形、Y形、弧形、井字形平面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2.5条第4款中的高层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仍取1.3。(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2.5)
5、 现浇楼面结构整体计算时,未考虑现浇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的作用,梁的刚度增大系数仍取1.0。(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5.2.2)
6、 未算进行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5.2  5.5.5)
7、 计算书同图纸中用料不一致,如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图纸中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计算中采用加气混凝土块,荷载偏小。(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1.3  附录A)
8、 地下建筑抗浮计算时,浮力项未乘分项系数1.2。基础及覆土分项系数为1.0。(见《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5.7.9)
9、 力学模型和计算程序选择不妥,如平面较复杂或高层建筑楼板中间开大洞,仅周边有少许楼板连接的结构也按楼面无限刚度模型计算,未按弹性板程序复核,也未采取措施。(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4.3.6  4.3.8  5.1.5)
10、 各类建筑抗震设计时,当结构有斜交抗侧力构件且交角大于15°时,未进行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1.1)
11、 结构计算简图与施工图不完全相符,未做必要的调整和补充计算复核。(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3.6)
12、 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未能用正确的方法计算转换曾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附录E)
13、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抗震等级划分不当。(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1.3)
14、 结构整体计算时,填充墙荷载和装修荷载未正确输入。(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附录A)
15、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时仅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但未在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3.2)
16、 不规则框架整体计算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仅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7.3.11-2中的值,而未按该规范7.3.11第3款的公式计算。(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3.11)
17、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抗震验算和分析时,未考虑其特点和要求,进行验算墙体截面的抗震承载力。(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1.2  5.2.1  7.2.1)
18、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作抗震墙时,其有效刚度的折减系数不能按混凝土墙取。(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2.5)
19、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托梁未考虑地震时上部墙体开裂的不利影响。(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2.5)
20、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抗震抗剪强度验算时,当某层或某些墙段不能满足截面强度要求时,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2.8)
21、高层建筑、裙房以外的首层地下室顶板的设计荷载取值偏小。顶板配筋计算疏忽消防车重量及覆土重量。(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1.1  《上海市住宅设计规范》DGJ08-20-2001  3.3.6)
22、确定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基本风压Wo时,未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的基本风压增大1.05倍。(见《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附录A)
23、单层厂房设计只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而未考虑厂房纵向水平地震作用。(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1.1)
24、高层建筑对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未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3.3)
25、电梯井处的局部剪力墙未考虑在计算简图内。因剪力墙的存在,导致平面刚度不均匀,水平力作用下产生扭转,离心刚度较远的柱梁产生过大的内力。(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26、地下室顶板处作为建筑物的嵌固端的条件不足,而结构仅计算到±0.000。(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1.14)
27、结构设了伸缩缝抗震缝,整体分析未按多塔处理,或未按各自独立单元计算。(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5.2)
28、分缝处理后结构单元独立计算时,未考虑缝隙立面上风荷载的特殊性。接缝处没有迎风面。(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29、错层结构中,计算简图未作技术处理,按一般楼层处理。(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0.4.3)
30、坡屋顶高度较大,结构分析时总高度算至沿口,其上部分仅作为作用在平屋顶的荷载。导致风荷载及地震力计算与实际不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31、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整体分析时,转换大梁高度计入下层层高。这种假定,其结果可用于大梁可用于大梁受力分析和配筋。但刚度比计算出现较大误差,整体受力分析结果不宜采用。(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32、转换层按一层计算,转换大梁按墙体输入。这种假定,其结果可用于整体受力分析及构件配筋,但大梁内力及配筋不能采用。(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33、转换大梁上的墙体与梁中心不重合,未考虑偏心产生的扭矩对梁的作用。(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34、不分有无隔墙一律布置隔墙荷载。经常发现这种与建筑图不符的情况,造成梁柱配筋过大,基础过大或布桩过多。(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35、结构荷载取值不理解建筑做法。如屋顶花园覆土重量取值不足。(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3.1)
36、高层建筑的幕墙荷载,在主体计算时未考虑。考虑了玻璃幕墙,但未考虑建筑900高的窗台砌块重量等。(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37、建筑为上人屋面(2.0KN/㎡)而结构为不上人(0.5KN/㎡)。建筑为屋顶花园(3.0KN/㎡)而结构为一般上人屋面(2.0KN/㎡)。未考虑屋顶花园的覆土荷载。(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3.1)
38、消防楼梯活荷载取值为2.5KN/㎡,应为3.5KN/㎡。(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1.1)
39、钢结构屋面活荷载计算檩条应为0.5KN/㎡,计算屋架钢架应为0.3KN/㎡(负荷面积大于60平方米时),统统取为0.5KN/㎡。(见《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3.2.2  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2.1)
40、剪力墙上布置较大洞口,而未布置后砌隔墙荷载。(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41、阳台栏板重量取值为栏杆重量,并且未考虑封阳台荷载。(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42、高度较大的厂房,外贴砌体围护墙体的荷载应参与整体抗震分析。(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43、钢结构厂房墙梁荷载加在柱形心处,未考虑其偏心的作用。(见《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0.2)
44、多层结构的基础设计时,基础仅考虑了恒+活,未对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附加轴力进行复核。(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2.3   见《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0.4)
45、屋顶水箱冷却塔等设备荷载遗漏,或位置与设备专业不符。(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46、高层结构的位移比计算值采用弹性板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规范规定位移比限值是在楼板绝对刚性时的计算值。(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5.1.5)
47、因结构体系较复杂,结构存在较多局部振型,使所选振型数不够,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2.2  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5.1.13)
48、高层局部连梁计算配筋过大,设计未作适当调整,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7.8)
49、按主梁输入的次梁,当其截面与主梁接近时,与主梁形成井字梁,协同工作,这时连续次梁下部钢筋在支座受拉,实际配筋分跨设置不对,应连续通长配置。(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50、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未标注在图纸上。(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注:设计时考虑抗浮作用必须标注。
51、业主的特殊要求未在图纸上注明,如地面堆载,楼面大型设备荷载,吊装移动荷载等。(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0.4)
52、未注明施工措施的时限对结构的影响,如地下工程降水时间仅到±0.000结束,抗浮验算却考虑上部结构的全部自重作用。(见《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0.8)

53、地下室人防结构与主体结构不同设计院出图时存在问题:结构材料选用等级不一致;人防在主体结构剪力墙上开洞,主体结构设计未作处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54、结构设计未考虑建筑门窗洞口高度,如:结构大梁截面高度过大,窗顶被压低;结构大梁截面高度过小,窗顶产生50~150较小的尴尬尺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55、生活水池、水箱结构与主体结构未脱开。(《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3.2.10)

56、在不应使用实心粘土砖和任何粘土制品的地方使用粘土制品。(《关于在建筑中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通知》沪建材[95]第0237号一至四条)

57、地下室底侧壁板和地梁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并不得贯通。(《地下室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4.1.6)

58填充墙较多,结构自振周期为折减。(《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3.16)

59、设计文件未注明合理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0.5)

60、设计文件未注明抗震设防类别,未注明结构抗震等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3.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1.2)

61、框架结构层间位移大于规定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5.1)

62、整体算至±0.000,基础计算时未考虑±0.000水平剪力对基底处产生的弯矩影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3)

63、上海地区的剪力墙底层,框支剪力墙底层,框支剪力墙底部第二层层间位移未满足上海规范要求。(《上海市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5.5.1)

64、上海地区的建筑用时程分析法所取得的时程曲线未满足上海规范要求。(《上海市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5.1.2 附录A)

65、用SATWE设计多层厂房时,采用了错误的楼层荷载折算系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5.1.5)

66、单层排架厂房端部未设屋架,用山墙承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9.1.1)
 

发布:2007-07-27 12:45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其他应用

项目管理工具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 微软项目管理软件 装饰管理系统 装修预算软件 项目计划软件 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施工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