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装饰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项目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OA系统 > 项目管理系统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潜力分析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1.基本概况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县幅员面积3315.8平方公里,共辖20个乡镇,268个行政村。全县耕地面积19.8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5.68万亩,旱地 4.17万亩,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1%。榕江是个典型的农业县,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2004年末,全县粮食总产量达9.6789万吨。

  榕江县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21.258亿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 11月~次年3月降水较少。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山谷切割深长,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3亩,农业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达0.39亩,可开发利用的山地面积人均占有量为7亩,是一个典型的“九山九水半分田”边远山区县。同时,由于我县耕地土层薄,蓄水、保水能力差,水利化程度低等原因,多数耕地严重缺水,旱灾频繁发生。据统计,至1950年以来的五十六年间,出现旱灾的年份就达四十二年之多,总受灾面积达33.6万亩。

  自贵州省实施水利扶贫“益民”工程以来,我县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大力兴建以小水窖、小水池和小塘坝为主要内容的“三小”雨水集蓄利工程,有效解决了旱地灌溉用水,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十五”以来,全县共建成水窖、水池1429处,新建小山塘2座,年蓄水能力约15.13万方,发展抗旱补充灌面7856亩。工程的实施改变了群众过去落后的耕作制度,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大面积发展经果林种植,使精耕细作代替了广种薄收,单位面积产量也成倍增加。通过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施,旱区农民改变了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群众开始改水改厕,猪、牛、羊等牲畜实行圈养,农村逐渐改变了脏、乱、差局面,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桂北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气候呈垂直差异分布,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高坡田严重缺水,抗旱能力低。我县现有耕地面积19.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08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55.82%。坡耕地受自然降水影响更大,受灾程度尤为明显。从表面上看,榕江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受地层岩性特征影响,导致河谷深切,山高、田地高、村寨居住点位高,而水源点却相对较低,取水灌溉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水利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大面积耕地缺乏灌溉用水,尤其是坡耕地受旱灾威胁非常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旱涝保收,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县水利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力争201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5以上,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半亩。县委、县政府结合榕江实际,提出了“123”经济发展思路,要求通过发展果品基地等一大批优势产业,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目标的制定为我县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好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大力发展旱地耕作,增加耕地的复种指数,为我县农业生产上新台阶创造条件。然而,目前我县部分地区缺水严重直接制约了农民的收入,经济的滞后制约着水利建设的发展,而农村水利化程度低也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制约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雨水集蓄工程,蓄集天然来水量,用以解决旱地灌溉用水已迫在眉睫。

  2.2工程实施可行性分析

  我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属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51毫米,年均降雨量较充沛,通过采取工程性措施对天然来水量进行集蓄利用,可满足干旱季节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需求。

  雨水集蓄工程建设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卵石(碎石)、块石等。目前,我县通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村交通、运输条件便捷,购置材料及部分自备材料可通过车运至各村寨。雨水集蓄工程是农民直接受益的民心工程,其规模较小,工程量不太大,受益群众完全有能力完成投工投劳任务,建成后可满足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灌溉用水需求。

  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要以“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基础,多种工程措施并举的水利发展目标。我县也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纳入“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为我们下一步雨水集蓄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3.工程建设措施

  根据我县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情况及现有水利设施状况,全县主要以农村灌溉水利工程、小水池和小山塘建设为重点,通过改造与新建以“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不断提高工程供水能力,确保全县粮食稳产、增产,实现农业产业化稳步、快速发展。

  3.1农村小水利

  由于我县大部分地区原有渠道都是土渠,设计标准低,过水流量小,工程防渗性能差,不能满足农业供水需求。居于这一现状,通过对农村小型灌溉水利工程进行防渗、加固,确保灌溉渠道渗漏逐渐减小,过水能力不断增强。

  3.2小山塘

  目前,我县灌溉水平远远达不到旱涝保收的要求,一半以上的耕地仍“靠天吃饭”,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着力解决好这一现实问题,必须新建一批规模适当的小山塘,用以补充农田和部分果林地的灌溉用水。

  3.3 水池

  根据榕江县“123”经济发展思路和榕江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县提出“发展以脐橙为主的果品基地,大力打造榕江县‘果品产业大县’知名品牌”目标。而我县果品地主要分布在山腰或半山腰一带,取水相当困难,若需发展果品基地须具备一定的供水条件,方可满足果林灌溉用水需求。从这一实际出发,为满足果品发展需要,实施小水池工程进行蓄集天然来水量用以缓解旱季果树的灌溉用水尤为必要。

  4.工程效益分析

  4.1 社会效益

  榕江县以山地为主,耕地多半为靠自然降雨灌溉的望天田,除坝区有一些水利设施可供灌溉外,其余地区的农田及耕地几乎没有水利灌溉设施,水利化程度较低,作物收成受自然降水影响较大,收成极不稳定;林果地主要分布在山腰、半山腰,取水相当困难,而历来农户只是修建简易的土坑进行蓄水,保水能力低,灌溉保证远远未能满足要求。兴建雨水集蓄工程后,可充分利用山区雨量较为充沛的有利条件,蓄集雨水,提高水田及林果地的灌溉水平,增加耕地的复种指数,对保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稳产、增收,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平衡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4.2 经济效益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适合我县山区农民生产生活分散的特点,其维修费用低,使用时间较长,群众自主管理,使之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工程项目实施后,耕地用水得到解决,可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果林灌溉用水得到保证,加快了果品产业建设步伐。

  4.3 生态效益

  雨水集蓄工程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修建小水池、小山塘后,有了灌溉用水,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有利于陡坡的退耕还林还草,使植被得到恢复,促进山区生产、生态的良性循环。小山塘、小水池有效地拦蓄径流,削减集中降雨形成的洪峰,减少下游因洪水而造成的危害,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变有害为有利,是我县水土保持的一项有效措施。

 
发布:2007-07-28 11:48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项目管理系统其他应用

项目管理工具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 微软项目管理软件 装饰管理系统 装修预算软件 项目计划软件 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施工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