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学校OA管理系统 > 相关系统 >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摘要: 教育技术有效融入语文教学。按照中职语文的学科特色,创设课堂之情境,激发学习之兴趣;拓宽教学之内容,增强教学之张力和运用多重之感官,提高学习之效率。该文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着手,探索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语文作为人文性强的学科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关键词: 教育技术;中职语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083-0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使中职语文教学在方法、技术和测评观念上与时代同步前进”。语文自身人文性强,技术色彩较低,虽然与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工具价值契合度相对较低,而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仍然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适应教育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课件制作,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所需要的要求。现对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的探索。
    一、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       1.创设课堂之情境,激发学习之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能力的动力因素。倘若中职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兴趣逐渐下降了,就会影响到其学习的意志和毅力。教师运用教育技术,通过创设课堂之形象营造语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引导他(她)们深切感知和思考,进而领会。     2.拓宽教学之内容,增强教学之张力    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运用,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仅容量之大,而且视野之广。充裕的信息量和充实的知识源促使学生们积极思维,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有效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重之感官,提高学习之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途径得到的信息是所有信息的94%,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也就是说综合学生耳、目、口、心等多种感官的并用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之效率。多媒体的多重(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       二、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      (一)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环节     笔者从备课的质量和授课的效果两方面入手来谈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环节。   1.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语文备课的质量   教育技术运用到备课中,就是以中职语文学科和中职生自身的情况为基准,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与中职语文教材教学相关的素材,如诗歌、散文等,并将此形成课堂教学备课的各个环节。运用教育技术将自己准备和储存的诸多素材和内容,以诸如幻灯片等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或校园网)将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内容进行交流和分享。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选取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美妙而古雅的乐声将同学们带到了荷塘宁谧的夜色之中。   2.运用教育技术增强语文授课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开阔中职生视野,丰富知识,引导中职生上网搜索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课文文化的影像与图片,让中职生通过相互交流,彼此沟通,从而在头脑中构建起相应的思考背景,为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感性基础,也为中职生提供了一条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学会主动学习的途径。比如,一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战录像(或是视频《百家讲坛二战人物——丘吉尔》)的播放便于学生对课文《我的早年生活》的作者丘吉尔这一人物的走近。    (二)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融入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1.教育技术有效融入阅读教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反观我们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实在堪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育技术用于阅读教学顺应信息时代对阅读的要求。   在教育技术环境下,中职生有充足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另一番的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教与学的优化。   2.教育技术有效融入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将信息技术引进作文教学,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有效融入写作教学有两个方面:一是获取写作素材,二是展示学生作品。   (1)获取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什么可写是学生写作的最大困惑。写文章是需要资料的,过去我们上哪儿去找资料?一是有限,二是麻烦。但网络可以用搜寻轻易获取资料。中职生可随时调用手机或是计算机提供的网络资源寻找素材。如此之写作教学方式,让中职生的主观感受得以表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力求实现“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转变。当然,有利也有弊,这也涉及到学生有了相关的素材 “抄”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用材料”。   (2)展示学生作品——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指导学生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同时进行再评价、再修改。最后指导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诸如幻灯片等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或同学的作文在校文学社社刊甚至是报刊杂志上发表时,欢喜之意溢于言表。更重要的是,他(她)们会将这份高兴与得意转投到继续写作中去,写作热情也就越来越高了。   借教育技术之春风,将写作教学推进另一番的境界。     (三)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将教育技术融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摸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好途径。其具体的模式有以下两种:   1.基于单机的“难点呈现式”教学模式   “难点呈现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事先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制作好教具,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播放,依次来展示给学习者,促进学习者的认知的教学模式。”这是最简单的、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控制教学进程,操纵教学媒体,学生主要是接受学习,通过教师与教学媒体产生间接的交互。   比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创设情境——上课开始,教师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歌《枉凝眉》,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呈现——教师播放从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剪切下来黛玉下船到宁国府正门、宁国府正门至贾母院及“荣禧堂”的片断。在视频声、光、色等手段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感受到贾府的气派及显赫的地位。难点解析——黛玉进贾府的过程及路线,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着重要作用。但学生对此并不熟悉,而计算机能解决这一问题,计算机能设计出林黛玉行走的直观路线,学生看得见,更能理清人物关系,把握林黛玉的心态,这样难点也就突破了   2.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围绕探索的问题,自身决定探索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分析、讨论、归纳、验证问题的教学模式。这是最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   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的扛鼎之作,以“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情境导入——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从影片《雷雨》中剪切下来的“雷雨之夜”电闪雷鸣的镜头导入,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创设情境。探究自主——学生根据发布在网络讨论区的思考题,如“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此问一出,便引发争议,教师不必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对该问题的探究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表述,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网址,并对他(她)们所探究的问题进行适度的点拔,并鼓励让学生把各自的分析和验证表述于众。汇总评价——学生对戏剧中人物进行分析时依人物事实表现的过程和结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作出评价。   运用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及能力,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基于语文教学要务的反思
    语文自有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才能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才能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吸取一定的人文素养。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中职生对汉语语言文字的学习感悟、理解运用以及想象力、审美鉴赏等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又恰是语文教学的要务。如何适度把握信息技术,保留着语文的人文性,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推动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传递的信息量大,速度快。由此让笔者想到福建的张文质,他写了一部书,书名《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听了不少的公开课,最大的感觉就是教师讲得太快,有揠苗助长之感。“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一个慢活、细话,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切不可操之过急。不管在语文学科融入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语文作为人文性强的学科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参考文献:     [1]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祝朝映.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44-46.     [3]王海芳.职高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初探[J].现代语文,2007(02):84-85.     [4]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发布:2007-04-08 11:34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