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学校OA管理系统 > 相关系统 > 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摘要: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语篇衔接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衔接能够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毫无联系的句子粘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篇章。虽然衔接并不是语篇构成的唯一充分因素,但它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英语和汉语都在衔接手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该文拟从篇章分析的角度对英汉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进行尝试性的对比分析,以揭示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使用状况和总体分布的异同。
  关键词: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00-04
    一、引言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and Hasan,1976)在其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的意义关系”。根据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要》的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话、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衔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衔接”( cohesion)这一概念。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衔接,从语篇生成的过程来看是组句成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Halliday & Hasan认为,英语篇章中实现衔接的语法和词汇手段有五类,构成五种不同类型的语义衔接,即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 )、省略(ellipsis)、连接词语(conjunction) 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其中照应、替代和省略属于语法衔接手段,词汇衔接属于词汇衔接手段;连接词语则介于语法和词汇衔接手段之间。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衔接手段的命名不一,但其所概括的范围和内容却是大同小异。本文参照了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中的分法,即语法衔接手段(照应替代省略)、词汇衔接手段(词汇)和逻辑联系语(连接词语)。虽然英汉语言不属同一语系,二者存在一些差异,但也可尝试把汉语中的衔接手段按上述分类进行分析。本文参照有关论述,对英汉篇章中的语法衔接手段, 即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 )、省略(ellipsis)进行对比分析。       二、照应的英汉对比分析     照应( reference)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的语义关系,是语篇中某一语言成分和另一语言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的相互解释的关系,也即以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来说明信息。它是一些起信号作用的词汇,本身不能作语义解释,而必须从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找该词所传播的信息。虽然语篇中的照应关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来表示的,但指代成分(reference item)与所指对象(reference)之间是通过语义联系来构成照应关系的。照应可以使发话者运用简短的指代形式来表达上下文中已经或即将提到的内容,使语篇在修辞上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语篇在结构上更加紧凑,使之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   Halliday& Hasan将照应分为人称照应( 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 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 comparative reference)。     1.人称照应   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 personal pronoun)(如:they, she, him等)、所属限定词(possessive determiner(如:his, your, its等)和所属代词(possessive pronoun)(如:hers,  theirs,  mine等)来实现的。汉语中也是运用人称代词如“他”,“它”,“她们”等建立照应关系。在人称照应系统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内在的语篇衔接功能,因为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在回指中,而第一、二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分别是发话者和受话者,多用于外指照应,所以一般不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英语和汉语有各自的人称照应系统,二者虽不能一一对应,但在功能上却无太大差异。概括起来,其主要差异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英汉人称代词在表达和形态上不同。英语大部分人称代词的“性”,“数”,“格”是用形态变化来表示的;汉语第三人称有性的差别,如:“他”,“她”,“它”及“他们”,“她们”,“它们”,这只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别,在口语中的发音却没有什么不同。在表示复数意义时,汉语要在单数形式后而加上“们”字或数量词。英语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变化,而汉语人称代词则没有格的形态变化,其所有格意义是通过在人称代词后而加上“的”来表示。   2)汉语中没有反身代词。英语反身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汉语则在人称代词后面加“自己”,“本人”等来表示。有时也用其它不同的词汇手段来表示,如:“亲自”,“亲身”等,也可以单独用“自己”表示。   3)汉语没有关系代词。这是汉语有别于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汉语语篇的人称代词在对应的英语表达中可以用关系代词表示。如: I began to wonder what God thought of Westley,  who certainly hadn’t seen Jesus either, but who  was now  sitting proudly on the platform, …(Langston Hughes: Salvation)   我开始纳闷,上帝究竟对弗斯特利怎么想呢?他根本没看见耶酥,可他却洋洋得意地坐在教坛上。(刘十聪译《拯救》)    4) 英语的人称照应在汉语语篇中常表现为词汇衔接,常以原词复现的形式出现。因为汉语倾向于用名词短语来指称无生命的事物,所以,英语的人称代词用于照应的频率要高于汉语。      2.指示照应    指示照应指说话人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proximity)来确定所指对象。在英语中主要由指示代词、指示性副词、冠词以及相应的限定词如:this和that,  here和here, now和then以及the等来体现。这些词语都含有时空概念。但其所指的时空上的远近却是以会话参与者所在时间和空间的位置作为参照点的。This/ these/now/ here指时空上接近的人和事物,that/ those/then/ there指时空上较远的人和事物,而the是中性的。对这些词语的选择使语篇具有一个明确的时空框架。 汉语语篇中的指示照应主要是由“这”和“那”以及其派生的词语(如:这时/那时,这里/那里等)来体现的。这些词可以指时间或空间,以会话参与者所在的位置和时间作为参照点,“这”指近,“那”指远。在这一点上,英汉指示照应并没有什么差异。   英汉语篇在指示照应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指示词在指称功能上的不同。由于汉语的指示词主要由“这”和" 那”构成,所以下面我们对这/那与英语的this/ that在指称功能上的差异做一个分析对比。 在用于外指照应时,二者所指的时空概念上并无多大差异,即this、和“这”指近,that和“那”指远。但用于内指照应时,二者所表现出的情况则较为复杂。   1) 在汉语语篇,“这”和“那”在表达时空距离时往往受会话参与者心理活动或视觉的影响,所以有时并不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而英语中的和表达的时空概念较接近实际的远近距离。2) 发话者指称上文的陈述时,汉语一般用“这”,而英语一般用“that”,哈姆雷特著名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的that在多个汉译本中无一例外地被译为“这”。3)在汉语语篇中 “这”用来指称别人说的话或提到的事,而在相同的情况下英语一般用“that”。3.比较照应   比较照应指通过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形式以及其它一些有比较意义的词语表示的照应关系。比较照应在语篇中起上下承接的作用。因为任何比较至少要涉及两个实体或事态,语篇中如果有表达比较意义的词语出现,会话参与者或读者便会在上下文中寻找与其构成比较关系的其它词语。比较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胡壮麟(1994)把比较指称(即照应)分为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下面我们将按照此分类对英汉比较照应进行分析对比。   1)一般照应是就事物的异同进行的比较,不涉及事物的任何特征,只比较其相同性、相似性或相同性。在表达一般比较时,英语用same,equal,  such,  similarly ,  differently,identically,other, otherwise等词语;汉语常用的词语有:同样(的)、相同(的)、同等(的)、类似的、其他的、不同(的)、别的,等等。   2)特殊比较是就事物的数量或质量特征进行的比较。英语主要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来表达。这种比较是在语篇范围内进行的,不同于一般语法中的句内比较级结构,只有当表达比较意义的词语与语篇上下文中的另一语言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参照或相互解释的关系时,才能构成比较照应。在表达特殊比较时,英语主要借助于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形式;而汉语的形容词、副词没有比较级形式,只能通过词汇(如:更、更加、再、比较、这么,等等)或语法手段来表达。这正是英汉两种语言在比较照应上的最大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照应系统没有太多差异,其基本概念是一样的,表达方式也一样,即通过形容词和副词来表达比较意义。但英汉比较照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英语除了运用词汇或句法手段,还可以通过改变词语的形态,即借助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来表达比较意义;而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则没有形态的变化,即没有比较级形式,因此,汉语只能运用词汇或句法手段来表达比较照应关系。   通过上文对英汉照应系统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英汉照应既有相似之点,也有相异之处。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除了在形式和表达上不同以外,还存在着诸如使用频率、使用功能等方面的不同。从英汉人称照应对比情况来看,英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汉语常使用替代、省略或原词复现的形式表达相关意义。
    三、替代的英汉对比分析       替代(substitution)是指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英语常用代词、名词或词组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使用替代可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要理解含有替代形式的句子的意义,必须从上下文寻找被替代的词语。如:     In the excitement, the chieftain crawled out of the room,ran to the front gate and groped his way to an unsaddled horse.H e broke a branch from a willow, leapt on the animal’s back and failed it with his improvised whip.The beast didn’t move.   原文中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horse, animal和beast。其实这三个词都是指马。英语中这种数易其词(马)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赋予句子以生机活力。比较而言,汉语则很少使用替代,往往使用重复手段(原词重复),认为重复能加强语气,如上例那段文字的译文:  打闹里,那大王扒出房门,奔到门前摸着马,往树上折枝柳条,托地跳在马上,把柳条便打那马,却跑不去。   汉语一向对代词,尤其是第二人称代词有排斥倾向,在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的场合,往往重复原词。    除名词性替代外,英语中还有动词性替代和分词性替代。这两种情况下,汉语也偏重用原词复现法。如:       1)A: Do you think Peter will come (你认为彼特会来吗?)         B: Yes, I think so.(会的,我想他会来的。)       2)Mary sings better than she did last year (玛丽歌唱得比去年好)。    由此可见,原词复现是汉语中最常用的一种语篇衔接乎段。在英汉转换时,应用替代来处理原词重复。        四、省略的英汉对比分析     省略指某结构中未出现的词语可从语篇的其他小句或句子中找回。韩礼德和哈桑将其表述为“零替代”。省略现象在语言的很多方而都存在,如语音的省略,词汇的缩写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省略结构在句法上是不完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省略结构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受话者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被省略的成分。也就是说,省略结构的出现预设了被省略成分的存在,发话者在省掉某一成分时必须是以语言成分在上下文的存在为前提的。而受话者也必须从上下文中寻找被省略的语言成分并以此来补足省略结构。正是由于省略结构与被省略成分之间这种预设关系使句子或语篇前后衔接。(朱永生,2001) 在句子层而上,省略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凑。     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省略可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省略。 1)名词性省略   英语和汉语的名词词组有相同的语义结构:指示词、数词、修饰词,类别词和名词。韩礼德和哈桑将名词词组分为特指词 (possessives and demonstratives)、非特指词 (some ,any,both  etc.)、后指词(other,same, different, etc.)、量词和修饰词。汉语的名词性省略常包括指示词省略(主语和宾语)、数词省略、形容词组省略等。但英汉语名词性省略在以下四方而有相似之处:       A:宾语重复的地方有省略     B:两者数词后都会有省略,但仍有一点差异。在英语省略中只有数字留下。在汉语省略中,数词和量词(个,次,只,etc.)都一起留了下来。       C:含有修饰词的形容词后会出现省略。在汉语语篇中,其经常发生在‘的’之后。      从语篇来看,可以把‘的’看成是省略的标志。       D:在非特指词(some, any, other ,etc.)后会出现省口略。       例如:       ①A:  Here are some picture books.How many would you like to have?            B: I would like to have two.       ②I want some maps of China.Have you got any?       ③荒荒说:“一一后来才知道肖万昌书记给你们留了一手儿。俺是来跟你商量一下,借几百斤( )一用。” (张炜:《秋天的愤怒》)   在①“two”代替了“two picture books”,而中心词“picture books”被省略了。在②“any”后省掉了“maps of China”。在③“几百斤”是“几百斤化肥”的省略形式;“化肥”被去掉了。     2)动词性省略   动词性省略都发生在动词短语里。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动词性省略可分为实义动词省略和操作词省略。   汉语语篇和英语是相似的。实义动词省略就是省略动词,只剩下操作词如语气操作词(can,could,would,etc.)和助动词(be,do,have)。操作词省略主要指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省略。例如:       ④A:  Have you been waiting?             B: Yes, I have.       ⑤“你上午已经安排两个手术了。身体能顶下来吗?”     “能”。陆文婷挺直了身子,笑了笑,好像要证明她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精力。 (堪容:《人到中年》)   在④第一句“have”,代替“have been waiting”,因此助动词“been”和实义动词“waiting”都被省略了。在⑤中“能”替代了“能顶下来”。 3)小句性省略   小句性省略指的是小句或小句的一部分被省略的现象。这样的省略较多出现在问答语句中。汉语和英语小句性省略有相同的分类:整体小句省略和部分小句省略。例如:       ⑥A: Are you going to town?             B: Yes.       ⑦A: John is coming to dinner.             B: W hen?       ⑧“一一”“我全想过,一样一样全想过。你以为我要和他分手,光是因为他不做活吗?因为害怕吃亏吗? 不是!你也知道不是!” (张炜:《秋天的愤怒》)   ⑥第二句中“Yes”,后省略了“I am going to town"这是一个整体小句省略。相反,⑦中第一句的“when”表示“when is he coming to dinner?”是一个部分小句省略。在⑧“不是”后的两个小句都被省略了,一个是“因为他不做活”,另一个“因为害怕吃亏”。   通过上文对英汉省略的对比,可以看出二者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英汉语里都有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但是英语中的省略常伴有形式或形态的变化,而汉语没有。英语中动词性省略,特别是谓语实义动词的省略要多于汉语,而汉语中主语的省略要多于英语。并且,英汉语的省略现象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英语的省略在汉语中则是通过原词重复或其他词汇手段来表达的。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篇中的照应、替代、省略三种衔接手段确实存在很大差异。在照应方面,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不仅存在形式和表达上的不同,也存在使用频率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从英汉替代的比较结果看,由于英语有词的屈折变化形式,所以名词性替代词有单复数形式的区分,动词性替代词有时态上的形式变化,而这些都是汉语所没有的。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替代现象在具体的表达上并不体现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中的替代现象出现的频率要低于英语,汉语往往使用原词复现、省略等方式来达到语篇的衔接。在省略方面,英语中的省略常伴有形式或形态的变化,但是汉语没有。英语中动词性省略,特别是谓语实义动词的省略要多于汉语,而汉语中主语的省略要多于英语。有时英语的省略在汉语中则是通过原词重复或其他词汇手段来表达。汉语中省略出现的频率多于英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语言特征。对比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仟务。鉴于衔接手段对比研究的复杂性,加之写作时间仓促,相关资料缺乏,本文的研究仅仅是个开端,对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尚不够深入。笔者希望本文粗浅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街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左岩.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7]朱永生.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外国语,1995(3):36-41.    
发布:2007-04-08 11:34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